创世纪写作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廉鉴之廉源之辨观后感(精选5篇)作文

廉鉴之廉源之辨观后感(精选5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4.92W 次

篇一:廉鉴之廉源之辨观后感

廉鉴之廉源之辨观后感(精选5篇)

近日,大型廉政文化纪录片《廉鉴》第一集《廉源之辨》在央视九套(CCTV-9)播出。片中讲述了新兴的周王朝的缔造者们,在叛乱的动荡之后,开始寻找一种全新的施政方法,以此保证天下的长治久安。作为新时代年轻党员干部,更应该以“廉洁”、“廉能”、“廉敬”的品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奉献自己的力量。

“廉洁”自律,常思贪欲之害。在生活与工作中,要经得住人情关的考验,面对不义之财要坚持操守,面对亲朋求情要增强定力,面对低俗场所要加强自律,时刻牢记“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耐住寂寞、经住诱惑、守住小节,保持党员干部的一身正气。

“廉能”兼德,政治素质过硬。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党员干部要多在理论素养提升方面下“功夫”,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坚定信念的同时,做到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学会从理论中汲取智慧、提升修养,保持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时时事事以自身高尚的品德带动党员和影响群众,用德才兼备回报人民的信任。

“廉敬”有加,心系广大群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党员干部要走出“文件扎堆”的办公室,走下“冬暖夏凉”的小轿车,多到泥泞的田间地头倾听群众的急难愁盼,多到远离繁华的郊区看民生疾苦,多到百姓家中听意见建议,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自己的功名利禄抛在脑后。结合实际,做好本职工作,勇于主动承担工作责任,不知难而退,尽职尽责。

篇二:廉鉴之廉源之辨观后感

当我们凝望着过去的历史,历史也正凝视着今天的我们。这是一个关于“廉”的中国故事,我们回看历史的源头,从古老的三秦大地出发,穿透千年的屏障,寻找“廉”的前世今生。

纵观古今历史,千百年来,世人敬畏“廉”,推崇“廉”,坚守“廉”。国家所持,民心所向的时态,因为清正廉洁是国家盛,民生兴的重要节点,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什么是“廉”?“廉”该怎样做?“廉”能做什么?这都是我们现在讨论的课题,“六廉”出自《周礼》,其分别是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辩。借读古史,守正创新,这是廉洁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我国廉政思想中的精华,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20字标准高度契合,它要求党员干部具备“善、能、敬、正、法、辨”六种品质。

观看了纪录片有了几分心得,“廉者,政之本也。”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中国的“廉”文化经过了千年的沉淀,历经着春夏秋冬的风霜,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加珍惜生活的来之不易,尊重我们的历史文化,积少成多,不断学习从中汲取营养,在历练道路中成长。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廉洁是自身必须要有的品质,放在自身来看也许是沧海一粟,但是放在民众这个大体来讲,“廉”的作用就可以放大,同时也能感染周边的人,进而就能产生相应的社会良好反响。

作为青年党员,要坚定政治立场,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时刻保持与党中央思想一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文化自信,做到清正廉洁,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注重自身素质修养,做合格的中共党员,树立家国情怀,争做先锋模范,在工作中踏踏实实努力奋斗,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篇三:廉鉴之廉源之辨观后感

近日,由省纪委监委、宝鸡市纪委监委联合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拍摄的六集大型廉政文化纪录片《廉鉴》正在央视热播。第一集《廉源之辨》带领我们跟随时间的记忆再一次领略先贤们为后人在廉政文化的教育上留下宝贵遗产。

影片通过碑林博物馆里镌刻在石碑上的《周礼》中的“六廉”向世人展示最早较为系统的廉政观和廉政措施。依托许多文物中蕴含的廉政故事,全方位展示了优秀传统廉政文化,时刻警醒着后人,为时代的未来提供了可贵的历史借鉴。大家熟知的“玩物丧德,玩物丧志”就出自于周召公所著的《旅獒》这篇文章,这篇《旅獒》更被后世史学界普遍认为是中华历史上第一篇反腐倡廉的文章,文中强调作为执政者,要有廉辨思想,也就是说一定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不要让各种雅好毁了自己的人生前途。更为戏剧化的是在此文章之后的三百年春秋时期卫国君主,正因为缺少廉辨思想训诫而给后人留下了“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历史典故以此为后来者予以警示。

观看纪录片我深受启发,今后,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廉洁文化意识。

一是以史为鉴,严守思想防线。特别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要用“廉辨思想”来时刻要求自己,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反面教材中吸取教训,从严要求自己,面临各种诱惑都要立场坚定,不辜负组织对自己的信任。

二是求真务实,扎实干好工作。影片中象征甘棠遗爱的遗址公园就体现的是“六廉”中的“廉善”,“善其事”就是把事做好,得到上级组织、老百姓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职。三是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康诰》阐述了治国安邦的德政理念,提出明德慎罚原则,不仅体现出“廉正”还体现出“廉法”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严于律己,以法律己。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借以此片为镜,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廉政知识学习,遵守廉政纪律,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篇四:廉鉴之廉源之辨观后感

当我们凝望历史的时候,历史也正凝望着我们。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千百年来,世人不仅敬畏“廉”、推崇“廉”,还在坚守“廉”的操守。翻开厚重的史册,我们可以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挖掘到廉政文化的力量,探寻中国人内心对“廉”的坚守那一道孤光。

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由陕西省纪委监委和宝鸡市委、市政府共同打造的大型廉政文化纪录片《廉鉴》的第一集《廉源之辨》,看完之后,收获颇丰,感触亦多。众所周知,陕西是文物大省,文化大省,廉政文化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一件件被历史尘封的文物,我们了解到了文物背后的历史真相及王朝跌宕起伏的命运与兴衰的密码,从而探寻到了中国古代早期廉政思想的起源及其后续发展脉络。

秦岭被称为中华祖脉,在它巍峨挺拔的身姿下,三秦大地上诞生了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王朝,西周王朝和大秦帝国。周王朝的周礼和“六廉”以及秦帝国设立的监察机制,为后世中国传统化文化的发端和系统化廉政思想的创设奠定基准,影响了后世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

三千年前的西周王朝,在历史的漩涡中走过了挣扎与发展,崛起与建国的道路之后,创造性的总结了“六廉”思想。“六廉”是指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短短十二个字,言简意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六廉”思想,重点突出强调了一个廉字,体现了中国古代以廉为本、以德为先的特点。“六廉”思想既是古代王朝考察官吏的六个标准,又是为政者自己必须具备的六种能力。众所周知,廉是治国理政的基础,治国安邦的基石。时至今日,“六廉”思想蕴含的深刻寓意,如洪钟大吕,依然时刻警醒着历史进程中的后人,为时代的未来提供了可贵的历史借鉴。

今天的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后,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了。但民族复兴之关键在于干部之作为,干部如何作为,又是受廉政文化的影响。因此,民族复兴需要全国上下无数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以廉政文化建设为依托,打造一支以“廉”为先的干部人才队伍,修建一条以“廉”筑梦的复兴之路。重拾“六廉”思想对我们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打造一支民族复兴的好干部队伍,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廉”思想发展到今天,核心价值观就是“为民、务实、清廉”。为民,要求我们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行动的根本出发点,时刻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务实,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方针政策,了解国情民情,说人民想听的话,干人民想做的事,不断开拓进取,收获实效。清廉,要求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做到清正廉洁,出淤泥而不染。拥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才能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组工会上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今天我们选拔干部的时候,要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既是对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继承,又是顺应时代发展,用廉政文化重塑党员干部甘当人民公仆的品格,同时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让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心”养“廉”,从“行”树“廉”,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从而让国家更加富强,民族更加兴旺,人民更加幸福,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篇五:廉鉴之廉源之辨观后感

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那么没有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的勇气与魄力,一切等于零。

1月18日至20日,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在北京召开。在此前后,两部有关反腐倡廉的电视片热播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1月15日至19日,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5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1月17日至22日,由陕西省纪委监委、宝鸡市纪委监委等联合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拍摄制作的6集大型廉政文化纪录片《廉鉴》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

现实与历史是永恒的视角,思考与实践是永远的课题。观看《零容忍》与《廉鉴》,可以得出的启示和感悟是多方面的,两点尤为突出:其一是国风尚廉,国运开泰;其二是家风尚德,家运昌隆。

直面现实,惩治腐败,势必“零容忍”。专题片《零容忍》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的16个典型案例,生动讲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每一个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背后,除去已为人知的鲸吞数额外,贪官沉沦的过程和贪腐细节令人唏嘘,原本可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却最终“面对‘围猎’、身陷囹圄”。

感悟历史,崇德尚廉,天可“廉鉴”。纪录片《廉鉴》则是以“廉”为核心,追溯并探究中华文明奠基阶段的两次大一统时代——西周封建与秦并天下为全片叙述基础,拓展到汉、唐、宋等朝代,梳理中国早期廉政思想的后续发展脉络。以《廉源之辨》《治政之道》《责实之律》《修身之德》《家国之情》《兴衰之鉴》为题,如意蕴绵长的廉声长韵,奏出崇德倡廉与长治久安二律互彰,正是基于这样的精神动力之源,清明如镜、清新如莲,浸润并滋养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民本思想和廉政文化。

特别值得言说的是,《廉鉴》是一部迄今为止首次以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的方式,从陕西这片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全面提取廉政文化思想精神的纪录片。对于构建廉洁文化建设体系和营造廉政文化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部《廉鉴》,足见“殷鉴不远、镜鉴分明”。其中所凝结的千百年来百姓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崇敬,几乎贯穿了一部中华文明史。该片以廉的视角、廉的思考、廉的脉络、廉的故事,所梳理的周、秦、汉、唐等中华文明最为璀璨的篇章,撑起千百年来历史变迁、王朝更替、成败兴衰,见证了中华文明持续演进又生生不息,是构建历史的“四梁八柱”。

这是一次既独特独到又必然必要的追本溯源。从宝鸡出土的青铜大观到碑林《开成石经》,从字源之考到器物之辨,取其轻用其重。一个“德”字洞见的“无心之德”到“有心之德”,一个“廉”字阐发“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的《周礼》“六廉”,一枚枚“秦封泥”、一枚枚“汉竹简”,从文字的本真还原史实的现场,以“廉”的前世今生,探寻中华历史长河的大河之源、华夏千年根脉的大木之根,涌动的源头活水、盘根错节的历史细节,即便是原本生活在秦地、略知人文典故的观众也会耳目一新、心头一震。

一部《廉鉴》,足见“前车之鉴、兴衰之鉴”。从“中国廉政文化始祖”召公,到西周所构建的“中国历史上廉政文化的高峰”;从《尚书》中的《旅獒》引发的召公劝诫武王“獒辩”,被认为是“中华历史上第一篇反腐倡廉的论文”,到春秋时期沉迷于仙鹤甚至给最钟爱的仙鹤加封官爵的卫懿公,最终落得个“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的下场;从商纣的覆亡到穆穆周礼德政的诞生;从铁血武勇一统六国的大秦短暂的覆灭,到别出心裁开创有着绵延千年基层管理体系的赫赫秦制,王朝更替背后的前车之鉴、兴衰之鉴,诚如所言“所有的革新都成为中华民族前进路上的基石”。

这是一些既生动形象又感人至深的历史掌故。从“牧野之战”的人心向背,到“甘棠清风”的美漾千年;从“握发吐哺”的天下归心,到“马嵬之变”的王朝离析;从“周游列国”的儒家理想,到“百家争鸣”的春秋列国,这些历史掌故中有着至今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如“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等等。因为鲜活的人物,故事格外生动;因为熟悉的故事,更能明辨其理。

一部《廉鉴》,足见“以史为镜,以史明志”。其中囊括着影响治国理政和王朝更替的廉政思想和为民情怀,具备了鲜明的思辨精神和美学范式,凡六集,各自取意“之辨”“之道”“之律”“之德”“之情”“之鉴”与《周礼》“六廉”相互辉映。如该片编导所言,通过对跨越千年的中国古代廉政文物、遗址、典籍、人物等诸多元素的故事式解读,将“廉”不断放大,从看似遥远但却无比鲜活的历史中探寻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廉政”基因,挖掘古代“廉政”思想的发展关键点。

这是一脉既清正清新又深远深刻的思辨之旅。从“秉笔直书、无所畏惧”的史官三兄弟,到“持节守贞、坚强不屈”的大汉苏武;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到一语破千年、至今永流传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关西夫子杨震;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大儒张载,到“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的蓝田“四吕”,让我们重温历史中的人物与故事,从思辨中明辨,则国风清、民风淳、家风正。

廉则兴,腐则衰。以史为镜,开创未来。

本文地址:https://www.csjxz.com/czxz/zhongkao/1282869.html

  • 标签: 廉源 精选 廉鉴 观后感 廉洁廉德作文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廉鉴之廉源之辨观后感(精选5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廉鉴之廉源之辨观后感(精选5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创世纪写作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17687号-3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