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写作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4.35W 次

篇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教学目标:

1、掌握2个要求会写的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本首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体会作者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的爱国的英雄有哪些吗?(生发言:岳飞、王二小等)

师: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便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名作(板书课题)写这首诗时,他已年近70。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的?

(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诵古诗)

师:本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古诗。

知诗人

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师小结:陆游满怀爱国之心,率领将士们在沙场驰骋,却处处受到当权派的排挤,最终被罢官归隐。壮志难酬之际,亲眼目睹南宋王朝面临强敌入侵,国土沦丧,政权摇摇欲坠的处境,将满腔爱国热忱和悲愤之情化为豪壮诗句——(课件出示古诗,师范读,生试读)

明诗意、悟诗情

师:这短短的28个字浓缩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读到之人无不为之动容。你能借助字典以及自己的理解,试讲这首诗的意思吗?

(生试讲,重点理解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铁马冰河梦并从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师:(课件再读)聆听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情感升华

师:吟动人诗篇,品诗中深情。这首诗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小结

师: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腾飞,国力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跟盖自己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定的文化基础。愿同学们早日成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反思

诗人陆游所处的南宋距今8百多年,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呢?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结合写作背景,挖掘主旨。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本诗作者满怀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被罢官归隐,年老体弱之际报国之心仍矢志不移。了解了时代背景,学生才能深入的体会作者的爱国热忱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体会诗的意境。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必须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怎样才能进入意境呢?这就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像,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鱼之江海中,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所以教学中,我充分借助多媒体的感性渲染,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诗人陆游的强烈爱国之心。

三、反复吟咏,从感性意象到达理性领悟。

学习古诗必须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使学生对诗歌充分感知,通过诵读,在头脑中想像,逐步形成诗歌所表达的整体形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理就在于此。感知阶段过后,则要使情景完美统一,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上升到对诗歌的理性认识。诗人深夜醒来,聆听着风吹雨打的声音,是什么心境?由此可能会想到什么?从而也能体会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危险处境,诗人忧国忧民,夜不能寐,学生的表情肃穆,朗读的语气也变得沉重起来。

不过很显然,以上几种方法不是相互孤立的。每一首古诗的教学都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学生才会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寻求最佳的教学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鉴赏,有的放矢,让学生发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中悟出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篇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能力目标

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在中国古代所有的诗人里面,有两位最让我感动,一位是“诗圣”杜甫,一位是被梁启超赞为“亘古男儿一放翁”的陆游。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认识一下这位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陆游满怀爱国之心,率领将士们在沙场驰骋,却处处受到当权派的排挤,最终被罢官归隐。壮志难酬之际,亲眼目睹南宋王朝面临强敌入侵,国土沦丧,政权摇摇欲坠的处境,将满腔爱国热忱和悲愤之情化为豪壮诗句——(课件出示古诗,师范读,生试读)

二、深入探讨,挖掘主题:

1、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总结诗意。(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研讨。

A赏析诗句的意思:一二两句:点明处境及心态,直抒报国情怀。(幻5)

三四两句: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雨夜之声,虚写梦境战场杀敌。(表达报国情怀)

B、作者为什么只能在梦中身赴战场?(结合前两句,诗人年老力衰。)

C.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篇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能力目标

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讨论交流为主,多媒体教学,配以幻灯片,背景音乐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课前积累。

1.导入语。

2.学生活动:

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幻灯片出示本堂课学习目标]

二、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这首古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1.范读:

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1)这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影]

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如对方不接受,则应竭力反驳。

注意:陈述理由或反驳意见要有依据。

提示:可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探究诗中意境,体味真情实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3.组织班级交流。

(1)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4.变换角色,模仿诗人,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1)如果你是诗人,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会带着怎样的情感分别吟诵这四首诗呢?

(2)学生活动:

①走进那个时代,把自己当作诗人,用诗的语言抒发心声。

②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

③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读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播放背景音乐]

(3)同学互评,教师点拨,适当进行比较鉴赏。[明确:《十风雨大作》(悲怆豪壮)]

三、重放配乐朗诵,学生比照自己,有感情地跟读。

(1)跟读。

(2)教师小结: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

四、拓展提高:

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1.思考。

2.交流、点评。[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

1.导入语:

[音乐停]上节课,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朗读了这首古诗,理解了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在朗读中学会了审美,提高了文学欣赏的水平。不知道同学们还能不能背诵这首古诗?

2.集体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二、品味诗歌名句,体会深沉情思。

1.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你认为这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2.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在书旁写下自己的想法。

3.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请同学点评。

4.组织班级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加以引导。

三、译文;

风雨大作

作者:陆游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僵卧孤村不自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夜阑卧听风吹雨,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意: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但“不自哀”则引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现实转入梦境,自然而巧妙,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方法指导:

①发挥想象,感受意境。②联系实际,体会真情。③品味语言,学会鉴赏。

5.集体朗读一遍。

四、能力迁移:

运用已学知识朗诵并赏析自己课外收集到的爱国诗歌一首。

1.在小组里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请别的同学点评。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推荐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说出推荐理由。

3.学生互评,教师小结,以肯定成绩、鼓励为主。

五、拓展提高:

1.回归课文,再读古诗。

思考:吟诵诗篇,品诗中深情。古人触景伤怀,为国忧思,这给了你哪些启发?

2.交流、点评。

六、课堂总结。

[音乐声起(同课前)]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刻苦,踏实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

篇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2.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

反复品读古诗,抓文眼,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诗句大意;体会诗歌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古诗的主题思想,感悟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意,学会欣赏。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体会诗情,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与感悟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PPT展示古代的一些著名的爱国诗篇,并让学生朗读后思考:这些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2、小结:爱国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一个重要的题材,它里面有很多令人动容的名句名篇,今天我们也来学一首著名的爱国诗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二、初读诗歌,掌握大意。

1、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可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展示)

2、听录音范读,掌握字音、节奏。

3、学生朗读(可以多种形式,多次朗诵)

4、结合注释,试解诗歌大意。(着重是重点词语的解释)

三、深入探讨,理解主题。

1、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A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重点赏析“僵卧”“孤”“不自哀”“尚思”的含义)

B结合背景,诗人所见所闻所想所梦是什么?这些见闻想梦之间有什么联系?(重点赏析“夜阑”“风吹雨”“铁马冰河”)

2、情感朗诵,总结主题

四、拓展迁移,加深理解

陆游就是这么一个爱国痴儿,他爱得深沉,爱得热烈,国家就是刻在他灵魂深处的名字。我们来看看他的另外的一首爱国诗篇“示儿”。

1、出示“示儿”,学生朗读

2、请学生简单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3、对比两首诗歌,让学生谈谈对陆游的感受。

五、再次朗读,课堂小结。

六、课堂默写诗歌或练习。(时间充足)

篇五: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陆游鲜活生动的诗人形象,把握南宋诗词“爱国”的主体情感;

2.通过“所梦”即“所思”的问题探究,初步掌握“借梦抒怀”手法;

3.深度感知祖国的忧患时代,形成家国认同,鼓励学生关注个人与社会。

教学过程:

一、风雨之“时”

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介绍靖康南渡前后背景。

金庸在他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构筑了一个“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义世界。

事实上,“为国为民”“救民于水火”的侠义精神可不仅存在于武侠世界里,南宋诗人陆游便是一个有着侠骨柔肠的人。

幻灯片展示:诗人:《剑南诗稿》存诗9300余首,数量居两宋之最;战士:有投军经历,单枪匹马奔赴边境担任作战参谋;才子:《钗头凤》为后人留下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一个拥有多重身份的人,必定有大智慧、大志向,这样的人是令人钦佩的。

二、风雨之“诗”

幻灯片展示:在十一月四日的冬夜里,狂风暴雨侵袭了诗人的屋顶,密集的雨滴好似化作千军万马呼啸而过,诗人陆游逐渐进入梦乡。第二天早上醒来,他立刻起身,将梦中所见一气呵成为两首七绝。

请同学们一起来把诗歌齐读一遍。(初读诗歌,纠正字音)

(幻灯片提示任务)自读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思考告诉我答案:哪个字是诗中揭示情感的关键字?

(生回答,幻灯片圈出关键字“思”)

不错,“尚思为国戍轮台”是文中情感的直接流露。轮台在什么地方?陆游真的能去轮台驻守吗?诗句中怎么说?

(生参考注释作答,板书画出宋金分界线和“轮台”、“孤村”的位置,穿插介绍一个是汉代的边防重镇,一个是罢官隐居之地。这里的答案可能会有多种角度的解答,终归要求不跳出诗句和注释。)

回顾、综合同学们的答案,原因有两点:①轮台是汉代的边防要塞,而这时已经沦陷在敌人的铁蹄之下,所以顶多是对边塞的一种指代;②陆游因为受到朝廷的排挤,罢官隐居,这个时候已经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现实中的边塞恐怕也去不成了。

(幻灯片展示朗读指导)前两句语气要迟缓,但不能过于低沉。因为“不自哀”是一种执念,是一种希望,“尚思”是一种念想。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先抑后扬,读出衰老躯体中依然燃烧的希望。希望去保家卫国,把山河收复回来。

(结合朗读指导补充板书:保家卫国,收复失地。请同学朗读一二句。)

备用评价:读出了一种突破胸腔的豪迈/读出了一种风雨飘摇的悲壮/读出了一种凄风苦雨的无奈/读出了一种老当益壮的不甘心。

三、风雨之“志”

我想继续问大家:陆游尚思为国戍轮台,“思”到了什么程度呢?

(生作答:晚上做梦梦见了战场上的情景。)

让我们进入到诗人的梦境。请大家想象一下梦中的画面该是什么样子。

(幻灯片提示任务:诗人陆游“梦”见了什么?)诗句的字数是有限的,但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插上想象的翅膀,即便你不是诗人,也能和诗人心意相通。

生:风雨交加的夜里,将士们在冰天雪地的战场上驰骋。

生:诗人变回年轻时的模样,身穿铠甲,奋勇杀敌。

不可思议!风雨交加的夜里有着铁马冰河的梦。梦里是一片全新的画面,不再是山村的破败孤寂,而是战场上的热血拼搏。

(补充板书:沙场驰骋、建功报国)

我们最近这段时间的天气怎样?也是风雨交加。假使我们在一个恶劣的天气里,也许会为待在温暖的家感到万分庆幸。可陆游却宁肯自己正在铁马冰河的边疆。大家想一想,究竟是什么精神力量在支撑着他投入这样一份危险的事业中去呢?

生:是对中原的关怀,是对收复故土的渴望。

我们明白了,自始至终都是那份保家卫国的渴望在支撑着诗人前进。即便现实中难以实现,梦里却能够自由地驰骋!真可叫作“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补充板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幻灯片指导朗读)后两句要放慢节奏,“风吹雨”“铁马冰河”要加强抒情语气,声调上扬,读出对梦境的心驰神往。“入梦来”适合短促、铿锵有力地朗读,表现收束时的震撼激荡。(请同学来继续作朗读尝试)

接下来我们把诗歌从头到尾读完整,相信大家必定能够读出荡气回肠之感。

备用评价:为大家点赞,掌声送给自己!

四、风雨之“愿”

幻灯片展示:“还我河山”是整个南宋时代共同的声音。这一时期的多数诗歌都有着“爱国”的主旋律,表达了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和炽热深沉的爱国热情。

(补充介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没时间就不说了。)

今天我们学到了一个非常高超的写作手法,它是虚实结合的一种,但又非常特殊,叫作“借梦抒怀”,即通过梦境来传达自己的情感。现实中想见而见不到的,就让它在梦中出现。所以非常有感染力!

请同学们来为更多名人捕捉梦中的声音。任选一位主人公,结合你对他的了解,想象一下他们梦中会有怎样的画面,补全诗句。

落花时节的杜甫会写道: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入梦来;

强欲登高的岑参会写道: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入梦来;

出师未捷的诸葛亮会写道: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入梦来;

……

(幻灯片预设答案:杜甫——盛世长安;岑参——菊花傍酒;诸葛亮——三分一统)

梦这种东西果真是现实愿望的一种投射,譬如我就梦想着自己能够像陆游一样风流倜傥。陆游这个人越苦闷就越想喝酒,越喝酒就越有名士的狂放,所以陆游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叫“放翁”,很有个性吧?同学们,你们的梦又是什么样呢?

五、风雨之“趣”

不知同学们是否好奇,陆游写了两首七绝,另一首《十一月风雨大作》(其一)写了什么?也许会出乎大家的意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还是同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前两句所描写的景象仍旧是一样的。可是给人的感觉不再是凄凉孤寂,甚至有一点儿想笑:架着火炉,裹着毛毯,陆游竟然还是一位狂热的爱猫人士!大家觉得在这首诗中,陆游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作答:开心、喜悦、惬意)

这么惬意滋润的生活,岂不是跟我们先前读到的“僵卧孤村”相冲突了吗?大家以为呢?

总结:或许陆游的一生,并不止保家卫国这一件事,就算仕途上备受排挤,他终归能够收获一片丰富多彩的人生旅途。

一个拥有多重身份的人,必定有生活志趣,有幽默感,这样的人是真实的、可爱的。所以今天想借这堂课转赠给同学们一则对联:

幻灯片展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则对联教会我们:要关注个人,也要关注社会;要寄希望于未来,也要用心在现在。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爱国的热情,这将使你的眼界和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正如陆游看到风雨大作,想到的不光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整个家国的风雨动荡。我们也应当怀揣着担当家国的梦想;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多关注眼前事,多珍爱眼前事,让此时此刻的生活也能够过得有声有色,多姿多彩,方能抵达梦想的疆场自由驰骋!

篇六: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泊秦淮》

一、导入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是谁写呀?(杜牧<<山行>>)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板书:泊秦淮)

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呀?(五言绝句)

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三、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

四、赏析诗歌。

1、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

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后庭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感慨、鄙视、忧伤、悲愤)

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板书:

借题发挥

商女

豪门贵族

主题:对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五、齐读并背诵全诗。要求:读出忧伤、悲愤。

六、积累:

第二课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农历十一月四日深夜山阴(今浙江绍兴)骤起一场风雨,震响了僵卧孤村的六十八岁诗人的心弦。在此前二年他以“嘲弄风月”的罪名被弹劾罢官,归隐于山阴三山故居,但老骥伏枥而志在千里,此刻诗的灵感又随风雨同至。诗中强烈的报国感情、豪迈的诗风,使人读之足可“发扬矜奋,起痿兴痹”(姚范《援醇堂笔记》)!

当时诗人境遇不佳,罢官时两袖清风,归居后祠禄亦时有中断,故曾有《薪米偶不继戏书》诗;经济上捉襟见肘之外,尚心力交瘁,时常卧病。当他“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语),仍发出高亢之音。“卧”而“僵”,形体可谓衰朽;“村”而“孤”,处境亦沉湎于一己之否泰荣辱而顾影自怜,他仍“杜门忧国复忧民”(《春晚即事》);其二,“老病虽惫甚,壮气复有余”(《夜读兵书》),诗人“不自哀”是对复国大业仍充满胜利信心。“不自哀”以“僵卧孤村”来反衬,更显得其志坚定不移。

教学后记:

篇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1、温故知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情感呢?我们又是从什么地方读出这些情感的呢?从中可以领会到哪些揣摩诗歌情感的方法呢?

2、自主学习: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

3、归纳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又收获了哪些揣摩诗歌情感的方法呢?

4、拓展迁移

书愤①陆游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②

注:①本诗写于陆游家居山阴时所作,时年62岁。②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已的决心,坚持北伐,这种意志与气概,一千多年来谁能够比得上他呢!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试做分析。

4、作业布置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①封候,匹马戍梁州②。关河③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④。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⑤!

注:①觅:寻求。②梁州:古陕西地,此指汉中前线。③关河:此指大散关、渭河一带边防之地。何处:不知何处。无踪迹可寻之意。④“胡未灭”三句:胡未灭:用《汉书·霍去病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语意。鬓先秋:鬓发先白。⑤“此生”三句:天山:这里代指西北边境前线,此句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暗指北定中原之事。沧洲:水边陆地,常指隐士居住之地。这里指陆游退隐所住的镜湖之滨。

陆游本首词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情感呢?任选角度进行揣摩。

篇八: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基础上理解背诵、默写本诗。

2、理解诗的大意,初步欣赏诗歌。

3、了解陆游的其他诗作《游山西村》《钗头凤》,丰富陆游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猜一猜:

提起文人,就使人想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然而有这样一个人既是文人之佼佼者,又有非凡的武艺。为了实现收复失地的心愿,他曾经千里投师学习剑术40多岁时,他应邀到了抗金前线南郑。有一天,他带兵到山中围猎,天色渐暗,大家准备回营了,猛然见袭来一阵腥风,传来一声怒吼,随着扑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大家见了无不惊慌失色,纷纷逃避;只有他毫不惧怕,挺身仗剑,向虎刺了去,于是人虎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后,他一剑刺中了老虎的咽喉。

出示课题

读诗识陆游

---语文主题学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游山西村》

《钗头凤》

二、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伟大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人,做过宝章阁待制。幼年时正当金兵向南入侵,随家逃难,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年时期,曾到四川、陕西一带,参加军队生活,前后九年,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激情,对他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他坚决主张抗战,政治上经常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他晚年失去了官职,回到了故乡,报国信念始终没有衰退。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风格豪迈是他诗歌的特色。

代表作有《剑南诗稿》《沈园》等。

三、写作背景

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公元1192年农历十一月四日,这年作者已经68岁了,他是65岁被斥罢归乡。至此他已经在家乡的一个小山村居住了三年。

四、读准一首诗: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提示,自由朗读本诗。

自学指导一:

1、读准字音:戍

2、读出节奏: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学生试读,点评。

集体朗诵。

五、读懂一首诗:

自学指导二:

结合注释,合理想象,四人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小组合作学习,检查反馈。

诗意: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五、读懂一种情:

自学指导三:

找一找,品一品:从诗中哪些词、句,你可以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学生发言。

僵卧:诗人年迈体弱,赋闲在家,无事可做;

孤村:孤寂荒凉,远离朝堂,诗人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却只能泪洒荒村。

大家是不是觉得可悲可叹呢?然而诗人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了吗?为什么?

没有,“不自哀”,他还在想着为国家戍守边疆。

找同学朗读这两句。

夜阑:夜已将近,诗人忧思难眠。

入梦来:窗外寒风呼啸,如战马嘶鸣;雨打柴扉,似万箭齐发。在梦里,他终于踏上金戈铁马的战场。这是一个多么豪壮的梦啊!然而,这只是一个梦呀!

找同学朗读这两句。

赏析:1、请抓住重点词语,分析诗歌1.2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2、后两句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哪个字上,梦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六:本诗总结:《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虚实结合,通过抒写诗人以贫病之身,尚思老骥伏枥而志在千里的拳拳之念,表达了诗人不忘恢复中原,渴望报效祖国的豪情。同时又反衬出现实的严峻和可悲。

七:延伸:这一个梦,陆游竟做了一辈子。

陆游三岁的时候,金兵的铁骑就踏破了中原,攻占了北宋都城汴梁,他亲眼目睹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被金兵侵占,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他从小就立志杀退金兵,收复中原。

十几岁: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

二十岁: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三十岁: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四十岁: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五十岁: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六十八岁:

游山西村(七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创作背景: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了军器少监。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挤他,不断上书皇帝,诬陷他终日赏花吟诗,不务正业,皇帝偏听偏信,结果陆游被弃。

陆游怀着满腔的愤怒,回到老家绍兴闲居。一天,陆游前往山西村拜访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都热情地接待他,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那淳朴的民风使陆游十分感动,他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西村》。诗中有这样两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句既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寄予希望的心境。“柳暗花明”后用来比喻环境的突然转变;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赏析: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要笑话农家酒味薄。他们待客的情意却十分深厚。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跃的情景。“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层叠嶂,水迂回曲折,好像没有了去路,(忽然)出现了柳色深绿、花光红艳的山村。颔联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们在迎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农家虽衣冠简朴,但古老的乡俗却很盛行。颈联展开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显示了他对吾土吾民的热爱。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但愿从今以后,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能随时拄杖,轻扣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尾联写诗人的愿望.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趁月夜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一个热爱农村,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创作背景:这首《钗头凤》记述了陆游与唐琬的一次别后重逢。唐琬,原是陆游的妻子,也是著名的才女。她自小与陆游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结为夫妇,感情深厚。但陆母却极为厌恶唐琬,并强行拆散两人。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琬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几年后,有一次陆游独游沈园,无意中遇到唐琬和丈夫赵士程,不由感慨万分,忍痛挥笔写就了这首《钗头凤》,抒发了词人幽怨而又无处言说的苦痛。唐琬看后,失声痛哭,回家后也写下了这一首《钗头凤》,不久就郁郁而终了。他们二人大概是“有缘无分”最典型的例子了。

诗歌鉴赏:

红润柔软的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宫墙里摇曳着绿柳。东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都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错了!错了!错了!所有的一切都错了!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了。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荒废,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这份深情再也无法用书信来传递了。罢了!罢了!罢了!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

同学们,时间跨越了千年,陆游仿佛越来越真实,是的,男儿本色,既有豪情万丈,也有儿女情长。既忧国忧民,也爱吾土吾民。

儿女情怀

篇九: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学法指导:

1、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在书旁写下自己的想法。

2、小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请同学点评。

3、组织班级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加以引导。

教学过程:

(一)走进人物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宋代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昨天已经布置大家进行预习,谁来说说自己的收获。

一、检查预习情况

1.陆游的《示儿》背诵

2.此首诗创作历史背景

二、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今存诗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等。

(二)贴近文本

三、诗的理解及翻译

1、诗的内容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词解

1:僵卧:直挺挺地躺着。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

2: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3: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4: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5:思:想着,想到。

6:戍(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守卫。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此处代指边关。

7:夜阑(lán):夜深。

8:卧听:躺着听。

9: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10: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11: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3、全诗翻译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三)朗读感悟

找不同的同学朗读课文

(四)爱国情怀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1:“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

2: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2、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明确: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3、概括这首诗的写了什么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思为国戍边,梦赴战场。忧国忧民的感情。年老力衰僵直地呆在偏僻的山村,不为自己的处境哀愁,还想着为国家到边疆去效力

4、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5.陆游的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可视为既写真梦又托梦咏怀之作。与诗人其他的老年诗相比,这首诗在写法上别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梦境抒发情怀。最后一句,写梦境。与诗人那些通篇记梦的诗作有别,此诗写梦境也独树一帜。全诗由梦因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人们尽可以据此梦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想象诗人当年是如何身披铁甲,手持兵器,骑那披着铁甲的战马驰骋沙场、英勇杀敌,作此诗时他又是如何梦绕神牵“九州同”的。

(五)小结

此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忧国忧民、热情奔放、深沉悲怆)

(六)启示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腾飞,国力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更爱自己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祝愿同学们早日成才。

(七)主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虚实结合,通过抒写诗人以贫病之身,尚思老骥伏枥而志在千里的拳拳之念,表达了诗人不忘恢复中原,渴望马革裹尸的豪情。同时又反衬出现实的严峻和可悲。

(八)练习题

(1)陆游的爱国诗篇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与梦有关的成语

黄梁美梦、黄梁一梦、梦过嫣然、梦回伊始、梦中呓语、半梦半醒

夜长梦多、分床同梦、江淹梦笔、痴人说梦、醉生梦死、重温旧梦

梦幻泡影、鹏游蝶梦、如梦初醒、同床异梦、黄粱美梦、浮生若梦

一场春梦、人生如梦、梦笔生花、一梦华胥、魂牵梦绕、南柯一梦

篇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2、掌握重点字词,培养学生品味情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三、教学难点: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初期都能励精图治,中晚期开始下滑,于是涌现出杜甫、白居易、陆游、辛弃疾等一批批文人,他们空怀报国之志却不得施展,于是借诗歌来抒发自己的一腔情怀。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的一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二)整体感知

1、请生说了解哪些有关陆游的知识。

2、课件出示陆游有关知识,加强文学修养。

3、自读:结合注释,读准字音、不添字掉字。

4、听读:注意节奏,把握情感。

节奏指导:七言绝句一般以四字三字为一个节拍,前四个字又可以组合成两字两字为一个节拍,后三个字又可分为一二拍或二一拍,具体划分根据诗句意思来判断,不把一个完整的意思划分开来。

5、练读:小组练读,准备班级展示。

6、齐读:全班齐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7、结合注释,合理想象,四人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小组合作学习,检查反馈。

(三)精读诗歌

1、小组合作学习,品析人物:请同学们研读诗歌,用“我从____(诗中字、词、句)中,读出了一个_____的陆游。”的句式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请生汇报

(朗读指导:“僵卧”“孤村”语气可以读的低沉一点,“不自哀”读的坚定一点、重一点)

(朗读指导:“尚思”“戍轮台”读的坚定一点、重一点)

(朗读指导:“河”读的上扬一点,“入梦来”读的慢一点,每个字延长一点)

(2)根据学生汇报,引读:这是一个的陆游,男生读;这是一个的陆游,女生读;这是一个的陆游,齐读;

2、解读风雨:夜晚的风雨,令老迈的陆游激动不已,诗歌中的风雨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雨吗?

课件展示:

(1)陆游三岁的时候,金兵的铁骑就踏破了中原,攻占了北宋都城汴梁,祖国的大好河山被金兵侵占,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不思恢复中原。此时的风雨为南宋国势的风雨飘摇。

(2)作者由于主张坚决抗击金族侵略者,反对屈辱求和,触怒南宋王朝的投降派,这时已被罢官在家乡闲住多年,而且不得过问政治,甚至不得到山阴(今绍兴)以外的地方旅行。他的年龄也已68岁,但他的报国壮志并没有衰退。主张不被采纳,受排挤,被罢官,被软禁,一腔热血无处抛洒。此时的风雨更是有心杀敌,无可奈何的陆游内心的风雨。

(3)指导朗读:南宋士大夫偏安江南一隅,已无心杀敌,纷纷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中风花雪月,这是南宋国势的风雨飘摇,女生读;陆游一个古稀老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北伐,想着国家的统一,此处听到的风雨似乎已然是金戈铁马之声,他连做梦都想着战场杀敌,这是有心杀敌,无可奈何的陆游内心的风雨,小组读。

(4)窗外的风雨声是真实存在的,这是实写,而陆游由风雨声梦见战场杀敌,这是虚写,这种写法叫做——虚实结合。(微课展示)

3、感悟情感:他连做梦都想着为国效力,他的志向实现了吗?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小组讨论

(2)班级汇报

(3)课堂小结:这首诗虚实结合,借写风雨梦境,抒发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四)拓展延伸

窗外寒风呼啸,如战马嘶鸣;雨打柴扉,似万箭齐发。在梦里,他终于踏上金戈铁马的战场。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梦啊!这是一个多么豪壮的梦啊!然而,这只是一个梦呀!这一个梦,陆游竟做了一辈子。

课件出示:

(1)请生自由读

十几岁: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

二十岁: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三十岁: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四十岁: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五十岁: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2)指小组读,齐读,教师简介这首诗。

临死前: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五)升华情感

(1)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腾飞,国力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更要爱自己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基础。

(2)指生背诵。

(3)现在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让世界听一听我们每一个爱国者的声音!(学生齐诵)

本文地址:https://www.csjxz.com/czxz/zhongkao/1248706.html

  • 标签: 四日 风雨 教学 十一月 大作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方案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创世纪写作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17687号-3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