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写作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精选13篇)作文

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精选13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2.69W 次

篇一: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

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精选13篇)

大自然应该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将无法呼吸,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将无法喝水,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将没食物饥肠辘辘无法生存。

很久以前,地球是一个绿色美丽的精灵。这有着美妙的大气层,有冷暖舒适的气候,这还有着清新的空气,有许多美丽的飞禽和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和千山万水的美景。

后来因为人类的诞生,他们学会了制造武器,他们也学会了捕捉猎物。有许多动物都成了捕杀对象,他们学会了捕捉大型动物后,猛犸象就成了他们捕捉的对象。

那个时候的人因为慢慢进化,他们会了用水泥钢筋建房子,也会建大型工厂,工厂排出的废烟飘到天空会污染空气。有些国家会将污水排入大海,污水排入大海有可能大海里还生存着许多未知生物,没有被发现。

我们也不能伤害大森林,大森林可以提供氧气。森林也可以防止沙尘暴,也可以防洪水。

我们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为我们生存提供食物。大自然像母亲一样保护我们,我们也要保护它。

篇二: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

又是一年一度的环境宣传活动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自然,万物共生。

夏临大地,有近一年芳草绿,大家应该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树木,我们要积极种树,给我们的地球添上一些色彩。

全球变暖的趋势有增无减,对地球和人类的生存,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近年来变化无常的气候灾害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冰山就会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把陆地淹没,人们将无处生活。

大自然像个健康的人,人体各个器官,各种机能之间都是保持平衡的,一旦有一个环节失去了平衡,人就会生病,大自然也一样,一旦失去平衡,就会产生不良后果而富么就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卫士。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国则国强”,我们要多种树,更不要乱砍乱伐,要建设一个美丽的家园,森林就像是救世主,没有那森林就没有我们现在安逸的生活,我们要从爱护植物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让我们一起播种绿色,播散文明,我们相信有了道德的阳光,绿树才会常青,我们坚持让天更蓝,水更清,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永远年轻漂亮!

篇三: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

在繁星璀璨的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了生命与自然的蓝色星球,她就是地球。50亿年来,沧海桑田,地球日复一日地变化着。至今,我们的地球已有45。5亿岁了,已经非常老了,但是地球妈妈的心永远不老,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她,保护她,让她开心快乐,过好每一天。

如今,因为一些坏蛋对地球妈妈的伤害,使地球妈妈伤痕累累,可是,地球妈妈仍然认真、不辞辛劳地哺育着我们,有些人却不知好歹,伤害着地球妈妈。这次疫情,也许就是大家破坏了生态平衡,扰乱了地球妈妈的生活秩序,才导致了这样一场可怕的恶梦。

记得老师以前讲过一篇课文,叫《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和他的同伴不顾向导的劝阻要向导救助一只幼龟,而使成群的幼龟被食肉鸟啄食的事。作者就是因为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才导致了一群幼龟被食肉鸟啄食,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所以,生态平衡不得破坏,否则,结果不堪设想,破坏生态平衡就等于伤害地球妈妈。

那么,要如何才能保护地球妈妈呢?让我来告诉大家吧!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不随意破坏绿色植物,二是不随意毁坏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三是不捕捉野生动物,四是不随地乱扔垃圾。

……

这四点做到了,才能不伤害地球妈妈,地球妈妈才能平安,地球妈妈才能快乐!

地球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我们要好好保护地球妈妈,守护好我们的摇篮!

篇四: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

20。75摄氏度!今年2月南极气温达到史上最高,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变暖的速度。

我最近看过的两个视频。视频一:海岸边,悬崖上,成群愁山闷海的海象正在迁移着。“砰”的一声,一只海象从80多米高的陡峭的悬崖上摔了下来……视频二:阳光直射,海面平静,一只北极熊母亲带着她的孩子,在无尽的海洋里疲惫的找着冰川,他们不知道是否有明天,是否有未来……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人类的活动,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导致许多高纬度地区的海滨逐渐融化。所以原本生活在海滨之上的海象,为了生存只能迁移到海岸,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岸平地被海象占满了,有的只能铤而走险,爬上悬崖。北极熊也一样,失去了停脚的地方。

气候变暖,融化了两极动物的家,也使得冰封人类生命的闹钟正在倒计时。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脚下的土地正在下沉。一些岛国国家和沿海地区面积逐渐缩小,土地逐渐下沉。而温度上升还会让很多无脊椎动物从冬眠中苏醒。这些昆虫的提前苏醒将导致将要丰收的庄稼被吃,最近在非洲和西亚正爆发着蝗灾。

全球气候变暖,归根到底都是人类发展造成的。这些问题最终也会归还到人类身上,只不过大自然受到了连累而已。所以,我们人类要重视与自然和谐共生。

面对全球变暖,欧盟国家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北非国家自2005年以来每年召开一次气候会议;中国也积极参加气候治理……

我们也应做到勤俭节约,绿色消费,外出步行,人走灯灭,为气候问题作出自己的努力。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与自然休戚与共、和谐共生!

篇五: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

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存在,是提醒全世界的人们应该要注意保护环境,也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由于人类常常采取乱砍滥伐、竭泽而渔等不良发展方式,过度地向大自然索取,已经导致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台风、暴雨、雪灾、沙尘暴、洪水、地震还有可怕的厄尔尼诺极端天气不期而至。

长久以来,森林一直是人类和动物的守护神,它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数不尽的好处。很多森林的根系非常的发达,有很好的蓄水功能,可以有效抵御泥石流、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并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美化环境,无时无刻不在保护人类;而人类却无止境地砍伐森林,让森林大量减少,人类可真是竭泽而渔、焚林而猎呀!“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一曲《我的中国心》感动了多少中国人。然而,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美丽的长江黄河变得浑黄污浊,甚至出现了断流现象。这真是个惨痛的教训啊。

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生态系统恢复”,而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爷爷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这些生态理念已深深印在了国人的脑中。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达标城市数量比例提升。全社会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从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度电、少吸一支烟做起,从不乱丢、不乱扔、不乱吐、不乱涂做起,从尊重大自然、不不吃野生动物,保护身边动植物做起,营造崇尚绿色、呵护环境的良好风尚。

人不负青山,青山不负人,让绿色成为我们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篇六: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

近年来,我国对于生态与环境的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十九大报告中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足以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从中国禁止进口24种“洋垃圾”这条新闻就可以看出我国将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之前由于人们不加节制的破坏大自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果再这样下去,资源就会渐渐变少,小动物们也会失去他们的家园,所以我们要共同保护大自然。

以我自身的所见所闻来说说近几年生态环境的变化。我家门前的一条河的河水原本是清澈的,河中有很多鱼和虾,但后来因为不加节制的污染,河水渐渐变得浑浊,河中几乎一条鱼都没有。一年前,管理人员加强管制,不允许再往河道里扔垃圾,并且用机器清理河道,小河才又变得干净了起来,河里又有了畅游的鱼虾。

环境的污染大多是人为因素,对于环境的保护,一些人仍然认为这件事跟自己没关系,还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是一个随处可见的现象。类似乱扔垃圾、破坏植物等现象并不少见。也许你也能经常看见有人随地吐痰,还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无素质的行为影响到了别人。一个小孩喝完饮料后,拿着剩下的空瓶子,他是刚有意识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的,但是身旁的大人却说:“一直拿着空瓶子干嘛,也不嫌麻烦,直接扔地上不就好了?”小孩懵懵懂懂地把垃圾扔到了地上,最后他再也没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以上两种现象影响了他人的健康,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同时都影响了环境。我们应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当身边的人做出这类不对的行为时,请提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认为一个国家的生态是这个国家发展的根本,生态环境的好坏体现了这个国家人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与责任感,反应了这个国家能否长远发展。只有保护好环境我们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的美好。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呼吁: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篇七: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

浩渺的苍穹大地下,人类不过是亿万年轮回中的沧海一粟,空凭一身寥寥本事,却妄想主宰地球上恒河沙数的结晶,结果可想而知。

广袤自然,非人所匹。孟子早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在面对自然时,人往往都是示弱的一方。阴阴夏木,拔节于大地;淙淙细水,源流于海洋;煦煦和风,拂动于天空。自然的力量,散布无边,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都是自然予我们的馈赠。

和则共生,贪则俱灭。科技的迅速发展,悄悄滋生起人类心中的贪欲,自以为拥有掌握自然的力量,殊不知,弱小和无知并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人类就如妄想撼动大树的蚍蜉,自觉无畏,实则自灭。看图中举枪向熊的猎人,心想自己持枪占尽优势,却未意识到,枪响后,迎接他的,不是征服熊的成就,而是脚下无底的万丈深渊。就拿近期疫情中的新型冠状病毒说话,一些怀有猎奇心理的人,无视自然法则,大肆猎杀野生动物,当猎物陷入猎网之时,他们嘴角甚至浮起轻蔑的笑意,殊不知,病从口入,这枪一响,倒下的不仅仅是猎物,更是数以万计的人类。再如自作聪明的商人,为锯木伐林带来的利益兴奋时,他不知这片林倒下后,还予他的是狂袭难挡的风沙和海啸;滥用水源的人们在欢呼于水之充裕时,他没料到可能会显现在眼前的或是一片无果旱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若我们继续如此轻视自然,那自然便定当报以痛吻。

敬畏自然,行有所至。就如庄子所想般,”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合一“,天人合一也是自在的。人类本无为所欲为的优势与资本,何不顺从自然?每每当我们植起一颗颗青松,自然的绿树银山,会为我们遮阳挡沙;每每当我们掬存一捧捧清水,自然的潺潺溪流,会涵育我们的生长;每每当我们护留一个个生命,自然的各样生物,会馈予我们万物的奥妙。我们现今当做的,是敬之,再护之。

人与自然,天人合一,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平衡之下,才是各自的自由。心有尺衡,行有所止,报以敬畏,方可共处。当谨记自然之法,才将有采菊东篱下的适然。

篇八: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

万物皆有灵。苍穹之下,我们既可以是万物的主宰,也可能不过是一颗有思想的苇草。人定胜天的理论的确展现了人类克服自然困难的决心,但敬并畏之才是我们与自然相处的生存之道。

早期从老子“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再到孟子“斧斤以时入山林”,从“竭泽而渔”再到“围湖造田”的人为悲剧,无不警告着我们敬畏自然。诚如培根所言,只有顺从自然,才能征服自然。

在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唯有尊敬自然才是核心。从SARS病毒再到埃博拉,从中东呼吸综合征再到新冠疫情,正是因为人类的狂妄自大才导致这些灾害如一把达摩克斯剑悬于人类头顶。那些心怀猎奇想法残害动物的人,那些抱着滋补念头而捕杀野生动物的人,最终受到了惩罚。“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倘若失去了敬畏之心,那么人类那愚蠢的自大终会毁灭自己。

换言之,人类所谓的“征服”只是战胜一些危及自己的危害,而不能是满足自己的私欲。摄影师拍摄动物成群奔跑的镜头,也许就是一个枪口,吓得动物惊慌逃跑而亡;人类对捕杀珍惜动物获得利益的渴望,或许就是一把利刃,将动物刺得鲜血汩汩。甘地作为印度殖民运动的领袖,他推崇的便是自然原始的生活。正如他所说的:“地球只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征服之下,敬并畏之,才是面对世界的最佳法则。

敬畏与谦卑之心同样也是我们战胜自然困难的首要前提。黑龙江女孩徐卓继承父业保护丹顶鹤,一家三代虔诚守护;守林人一家分别取名为建林、育林、成林,以最真诚的方式展现对自然的敬重;几代人潜心投入研究,化沙漠为绿洲,化不可能为奇迹,又何尝不是心怀敬畏之心而征服了自然呢?

生态没有替代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征服之下,敬并畏之。人类不过是自然界中的渺小一粒微尘,面对世界,我们既要怀着自然之子的虔诚与敬畏去善待自然,又要具有征服者、开拓者的勇气去战胜灾难。

伤害与被伤害从来就不是对立的关系,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我们唯有敬并畏之,才能在生态的天平上站稳。面对人类发展的漫漫长路,诚然,我们要有征服的勇气,但更为重要的是不忘初心,保护自然。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征服之下,敬并畏之。

篇九: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

《荀子·天论》曾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在自然面前显得格外渺小的人类,更应该对自然保持一颗敬畏和谦卑之心,与大自然保持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永远不要对自然心怀不敬。恩格斯说过:“永远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与自然界本就是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一旦这样的索取超过界限,我们一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亚马逊雨林的大火,澳大利亚的山火,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蝗灾,美国的流感,以及这次牵动着全世界的心的新冠疫情,都是人类自命不凡、对自然不敬而被自然狠狠报复的结果。

2019年和2020年是动荡的,仿佛所有灾难瞬间爆发,仿佛人类已走到穷途末路。然而,所有的天灾都不是瞬间爆发的,而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敬埋下的祸根,最终结出了恶的果实。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旦被打破,随之袭涌而来的便是无上限上升的海平面,不断盐渍化的淡水资源和垃圾病毒围城——无止境的灾难。

先人“人定胜天”的观念的转变还没告诫我们吗?人类多少年以来所历经的灾难还没告诫我们吗?我们正在经历的这长达数月的疫情还没告诫我们吗?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触碰自然界的底线,就如同雨果说的:“大自然的温柔的慈母,同时也是冷漠的屠夫。”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若能与大自然长久地保持和谐的关系,便也能长久地享受大自然母乳的滋养。反之,人类也许真的很快就要走到穷途末路。

人类要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统一。人不过只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风轻轻一吹就倒了。不要把人类幻想得过分高贵与伟大,为了生存,人类也不能例外地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则。梭罗为了窥探大自然的绮丽而隐居,自耕自食;巴勒斯坦言自然界的美丽不在外表的装饰,而是深深植根于大地;澳大利亚修建奥林匹克广场不惜耗费巨资为保护青蛙而修改设计……这些都是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的表现,都是值得人类去学习和实践的。

《流浪地球》的开头有那么一句话:“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认为那只不过是一场山火,一场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或许我们有过战胜灾难的经历,但那只不过是自然母亲对我们的怜悯。人类若继续自命不凡,终会自食恶果。

永远要对大自然保持敬畏和谦卑之心,永远不要自命不凡;永远要与自然保持高度和谐,永远不要幻想主宰世界。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和万物和谐共处,人类才能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篇十: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

人人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陶渊明精神故乡的桃花源;“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是孔子政治理想的桃花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家国情怀的桃花源。我心中也有一片桃花源,它现实具体,它亲切温馨,它就是我现在的故乡——龙坪镇下冯村下冯塆。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直到国庆节,在爸爸的陪伴下,我才回到别离一年有余的故乡,在爷爷家小住了几日。

太阳透过密密层层的树叶,把光的圆影剪碎洒在地上。初秋的风捎来了几分热辣,混合着稻菽成熟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散,留下几缕清甜,一分欢快。

老家有块旱地,勤劳的爷爷每天都在精心耕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徜徉其间,我感受到陶渊明劳作时的惬意与自在。

犹忆那个秋日的黄昏,我坐在田埂上,看远方一抹晚霞晕开,滤净了初秋时节我躁动不安的情绪。那橘红的色泽,是温和的恬静,像是慈母的脸庞,又像是乡亲的皮肤。

三两孩童穿着长褂在疏密交错的茅草丛里穿梭。他们或蹲在其间,或匍匐着隐入翠与黄交织的浪潮里,身后传来沙沙声响极像车水的飞轮,令人沉醉于这舒缓而古朴的时光中。南风轻起,泛起草的浪潮,裹着孩童嬉戏时稚嫩明朗的笑声,在田野上空回响。

暮色四合,穿着青布罩衣的妇人来唤自家的孩子回屋吃饭,烧饭的炊烟似乎渗进她们的青丝白发。当她们扯着嗓子呼唤孩子的名字时,似有扫尽残云的豪迈,令人忍俊不禁。只见茅草堆一阵起伏,孩子们接二连三地将脑袋探出来,头上衣服上挂着枯草的叶片。妇人牵着哇哇喊叫的孩子,各回各家,将笑声塞进那一抹凝聚厚实乡情的炊烟中。

晚饭过后,老人们也常常到蒿草旁田埂边溜达,谈谈农事,聊聊收成,议议国家政策。我和我爷爷也参与其间。七十多岁的爷爷童心未泯,他随手掐一株蒿草,将叶片顺着整齐的竖纹撕成条状,一根放在嘴里叼着,另一根便在他略显僵硬的指间缠绕穿梭,不一会儿一个小杯垫,或者一条手链便大功告成。当他举着艺术品微笑地面对周围的孩童时,得到的是孩童欢乐的喊叫,以及妇人们搓着围裙露出皓齿的笑容,一切都是那么和好温馨……

倦鸟归巢,天幕笼罩着一角村落,一群平凡而又欣然生活的人,即将被夜晚揽入怀中。在夏末秋初的时节,做着麦香丰镰的美梦;在大地画轴的一隅,过着纯粹丰盈的人生。

……

这乡土与乡情,是我珍藏的宝物,无论我走到哪里,即使被钢筋水泥的城市包裹,我也相信,我心中有一片柔软的桃花源,它会在某个寂静的夜晚,或者熹微的早晨,出现在我的梦里,滋润、充盈着我的灵魂,陪伴我走向诗意和远方……

篇十一: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

清晨,当苍穹一点点被湛蓝晕染,栖息在马口湖草丛里的青蛙便发出欢快的鸣叫,像柳叶般明丽,像泉水般清亮。那是它们在召开盛大的演唱会,歌唱清新的世界,歌唱欢乐的生命。

叔叔曾对我说过,蛙鸣是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而今,难道真的要和它作长久的别离?

我的老家靠近马口湖畔。每年放暑假,我都会回到老家住上一段日子。乡下不像城里那般喧闹拥挤,四周静悄悄的,空旷旷的。每天傍晚我都会绕过后山的竹林,穿过对面大片的菜地,直达湖边慢慢散步——不仅仅是在散步,更是品味在城里呼吸不到的自然与生命的气息。

现在老家就要拆迁了,听说政府要在这里建一所湿地生态公园,专供白鹮等珍稀鸟类栖息繁衍。尽管故土难离,但是家乡的父老还是响应政府的倡议,再次把家搬移到别的地方。这次回老家,是我在这里度过的最后一段快乐时光。

吃完午饭,叔叔说带我去周围走走。我们乘坐岁月的纸船,拥抱记忆的潮汐,像是走进了一条很深的画廊,又像是穿梭在时间的旷野。盛开的花儿,倒映着蓝天的湖泊,绿色的山林,疯狂生长的野草,都在歌唱着美丽的自然,都在演绎着怒放的生命。

我们走过田埂,穿过菜地,眼前已不再有路了,惟有湖泊与对面山岚盛开的云朵。

叔叔坐在湖边,跟我讲述他与爸爸小时候在这里的种种趣事。“我和你爸爸每天一放学就到这马口湖边钓鱼。那个时候的马口湖啊,水比现在还澄清,鱼儿味道更鲜美。”叔叔眯着眼睛,深情地回忆,“湖边经常有成群成群的白鹮在栖息,还有野鸭戏水。一到夏天耳边全是蛙鼓蝉鸣,那个时候觉得烦人,很吵,很想清静;现在倒好,蝉鸣虽然还能听到,可是青蛙基本上看不见了。”叔叔喟然长叹起来。

原来,美丽的马口湖也曾遭受巨大的创伤。在改革开放初期,马口湖周围全是工厂,工厂生产的废水全都排放到湖里,导致湖水严重污染。湖面上漂浮的死鱼,翻着白肚皮衬托着底下变黑的塘泥,散发出刺鼻的恶臭。不仅如此,遭受污染的湖水灌溉庄稼,竟使周边一千多亩的稻田减产。青蛙这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生物,也渐渐不见了踪影,难道真是惧怕了这喧嚣污浊的世界,委屈地躲藏起来?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对老家的印象就只剩“脏”这一个字。

后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整治下,马口湖周边的小工厂、小作坊都关闭了,湖水得到全面的治理。昔日“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的胜景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那倒映着蓝天的湖面,那穿梭嬉戏的鱼儿,像是在倾诉着自然的恩赐,又像是展现生命的舞蹈。

叔叔望着远方的蓝天,深邃的眼眸里仿佛有千年熄灭又亮起的星河。“老家虽然没了,但马口湖会一直在的,而且会越来越美丽的。”说完,叔叔便领着我往回走。

我跟在叔叔后面,一步一回首,只见苍茫天底下的马口湖,烟波浩渺,禽鸟飞翔。蓝天、青山、绿水,这三样景物,不,远远不只这三样,包裹成一个蔚蓝的星球,镶嵌在辽阔宇宙之间,熠熠生辉。耳畔,有虫鸟低吟,似乎是那熟悉的蛙鸣,在歌唱生态的美好,在赞叹自然的和谐……

篇十二: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太阳和月亮遵循天体运行的规律的话,就能永远地照射万物;春夏秋冬四季遵循自然规律循环往复,就能永远地滋生万物。古人于《周易·下经·恒》中道出自然的悠悠规律,暗含人与自然相处的哲理——尊敬自然,心存自然而不违,然得共生。观之今日,高楼林立,污染肆虐,人类的发展打破了共生的天秤。如何维系万物,和谐共生,引领新一代共创青山绿水?对此,我认为,心存自然,和谐共生,便是最好的答案。

思想是行动的指引,是行动的方向标——心存自然,和谐共生,第一曰“敬”。纵观古今,先贤的思想中无不蕴含着与如何自然相处的智慧。老子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自然有着自身运行的规律,遵循规律,心尊自然,才是万全之法。古时人们的劳与息,何曾未有这样的道理呢?反观近代,生产力的进步,让人们被机器的力量蒙蔽了双眼——妄想征服自然。工厂排放的废水污染着泰晤士河,汽船上的贵族在撑伞“游览”;伦敦摇身一变成雾都,近8000人因烟雾而死……由此观之,若人为一时之利,而不顾青山绿水,竭泽而渔,终将自掘坟墓,遭到自然的报复。心存敬畏之心,才能和谐共生。

护生态环境,建美丽中国——心存自然,和谐共生,第二曰“行”。“人与自然是个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总书记的指示,让走在“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上的中华民族更加坚定。北京开展“蓝天保卫战”,发动群众守卫碧蓝,让雾霾退散;塞罕坝三代育林人坚守于荒原,历沧桑而育厚林,铸就新时代的生态赞歌……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项持久且需要人人参与的伟大事业。试问,没有人民大众的热心参与和坚持,哪得水天一色,山明水秀?立足实践,心存自然,才能得“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市鸟语花香”的美丽中国,满足人民大众的期盼。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心存自然,和谐共生,第三曰”引”。我市博物馆拟举办“人与自然”主题展览,正需发挥“引”的作用,号召今朝青年“心存自然,和谐共生”。一代人有着一代人的特性,正确引导广大青年的参与,当融新时代之色彩。21世纪是科技腾飞的时代,樊锦诗用信息技术将敦煌文化更好展现于世人,实现文化的发展;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故宫博物院将传统文化与生活用品相结合,打造出广受青年喜爱的“故宫文创”,实现文化的复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心存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先辈发挥引领作用。我市博物馆当学习借鉴业内领先同行,融合科技来展现绿水青山的重要性;并开发面向青年的生态产品,激励中小学生去维系生态之秤。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人因自然而生,又与自然相依。我们的衣食住行,既是个人的劳动成果,也是大自然的馈赠。遵循自然规律,心存自然,人与自然便能和谐共生。

篇十三: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你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题记

当悠远的鸡啼划破空旷的天宇,当清晨的曙光闪射优美的波长,当橘红的太阳爬上地平线,家乡武穴从沉睡中清醒过来,张开热情双臂,迎接八方宾朋。

我是横岗山头的一缕雾,欣赏着那叠嶂凝岚松郁郁,白云出岫雨菲菲的美景。

我听着古寺浑厚悠长的钟声,攀援在山林里。我来到苍郁的松林之中,数着它们一圈又一圈的古老的年轮,听着他们“沙沙”的私语,看着微风吹起松叶,泛起绿色的涟漪。我看到守林人用手抚摸着这些古老的松树,眼中露出一种热爱,一种惊叹,一种敬畏。这是人类生来就刻入骨髓中的,与大自然独特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永远无法割断的,人与大自然相依相存,共生共荣。我望着守林人佝偻的身影,那一瞬间,我甚至觉得他是在麦加朝圣,那满脸的崇敬甚至渗透到皮肤的每一道皱纹,在阳光的照耀下十分晃眼……

我奔向山腰淙淙的溪水,他正奏着“丁丁咚咚”的欢快的乐曲。远处有一行身影走过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那是一家人。孩子们蹦着跳着,把手伸进溪水里,感受着生命的脉搏。他天真的脸上呈现出无邪的笑容,用稚嫩的童音叫着父母,他们一起观察着潺潺的溪水,笑声雨水声浑成一片,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正午渐渐到了,我凝望着这保持自然本真的横岗山,在微笑中渐渐消散。

我是武山湖里的一滴水,注视着那青螺叠影沉龙邸,皓月生辉曳画栏的风情。

我闭着眼,听着武中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连湖里的鱼虾都停住了脚步,侧耳倾听。我潜入湖底,和湖里的生物打着招呼,与他们交谈。是啊!这湖水是如此纯明,让过往的人们都驻足而望。我从行人们的口中得知,那百米港的岸边建成了一个生态公园,阳春三月的时候,樱花开的烂漫,让人移不开眼。我感叹着,家乡的人民是多么的热爱大自然啊,市政府以坚定的决心和雷霆万钧之力打造出那么美的生态武穴,我对人类的觉醒感到如此的欣慰。武穴的政府和人们开着生态的船,驶向那么遥远的未来和远方,而那未来和远方,一定是如此的光明!我甚至能看到,那未来的广济,就是荆楚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绿树成荫,草木清华。

我是大金贩千亩花海里的一株油菜花,凝望着那一片凌寒冒雪几经霜,一沐春风万顷黄的盛景。

我在风中不住地舞动,探着头,望着远山的塔,天空中的云,和嗡嗡飞翔着的欢乐的蜜蜂。目光所至,都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浪。我看到那些城市的人们,不知道跑了多少里,到这里来,只是为了缓解心中的郁闷。我看到,当他们目光所至之处,一片金黄色的花浪时,他们原本紧锁的愁眉舒展开来,取而代之的是眼中清亮的光芒和嘴角上扬的微笑。我高兴,我能看到大自然为人们改变了原本苦闷的心情,让人们调整了心态,转入明天的奋斗当中,以积极、乐观、昂扬的精神去迎战生活中的每一个困难,而这,都是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变化。

我望着清晨天空中绲着金边的红云,午后空中飘散着的慵懒的白云,黄昏时燃烧着的炽烈的晚霞,那都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啊!

我们的生态武穴,以苍穹为衣,以星辰做冠,血脉里流淌着长江的水,养育出有灵的山水,有情的草木,和一个又一个热爱着她的家乡的武穴人。我相信,武穴的天空会越来越湛蓝,湖水会越来越澄澈,武穴的明天会更加的耀眼和辉煌!

本文地址:https://www.csjxz.com/czxz/zhongkao/1286941.html

  • 标签: 共生 地球 精选 征文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350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精选13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与自然共生为地球发声征文(精选13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创世纪写作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17687号-3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